设计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职业,李浩

装饰咖 人气:3.09W

李浩:设计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职业

李浩是一位爽朗的湖南汉子,个子不高但是讲话铿锵有力,做起设计来认真又很有见地。在这样一位设计师的手中,出了无数的诸如重庆机场、联通总部、苏州科技园等的大设计

记者:您所做的项目中,哪类项目比较多?

李浩:现在做的项目主要是以工装为主的公共区域设计,比如写字楼、公共建筑、交通建筑、综合办公楼之类的,最近做的比较多的应该是机场设计吧。

记者:机场设计应该是很大的项目咯

李浩:是的,机场设计包括机场航站楼的设计、vip区域的设计、机场商业区的设计等等,现在的机场都是综合性的,蛮复杂的。

记者:谈谈您是怎么走上设计之路的吧

李浩:我在大学里学的是工业设计,毕业后分配到湖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它是一家事业单位、研究机构,做了五年多,工作是除了建筑以外工艺美术类的比如服装设计、雕刻、室外设计、展示、平面设计等等,总之比较杂。

我是80年代末毕业的,正好是国家建设的高峰期,室内设计的需求量逐渐增大,我们利用业余时间在外面做些业余室内设计。当时事业单位也在改革初期,企业化转型,所以我们每年既有课题的任务,也有经济效益指标的任务,通常半年做课题,半年在外面接活。

记者:在外面会接什么样的活呢?

李浩:比方说开发一些产品,我是做产品设计的,玩具或者服装产品,把民间工艺的一些手段运用到市场上,跟市场产品结合起来。

记者:听说您之前一直在深圳做项目,简单谈谈在深圳的经历吧

李浩:我是1996年年底去创业的,为了自己在专业方面有所发展。当时深圳在全国是最成熟的市场,1996年正好是建设高潮的尾端。深圳是当时改革的前沿,跟香港以及国外的信息交流比较快,整体水平也是全国最高的,我到深圳来重新学习,重新开始。

到深圳的最初阶段,我们也当枪手,自己组建工作室。但是深圳提供的平台跟内地不一样,深圳的大企业都是全国很有影响力的甲级企业,当时深圳的施工单位跟设计工作室的关系是生产型的,任何一个有影响力的大施工单位,自己很少养闲置人员,就是靠市场大浪淘沙。头两年因为手上的资源有限,靠做一些二手单,还有很小的公司的单,边做边积累。后来一个偶然的项目,是新疆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当时全国有30多家一级企业在竞争,但最后是我们中标了,那个项目中标以后,我们在深圳就被一些业内人士注意到了,而且做得不错,所以慢慢地市场就打开了。

记者:后来是怎么想到来上海的呢?

李浩:可能是感觉到能力受限制吧,在深圳慢慢地项目越做越多,越做越大,但是是什么都做的,写字楼、宾馆、商业空间,没有一个发展的定向,没有一个主攻方向,后来再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接触了像航空、机场等大型的交通建筑的投标,1999年、2000年中国空港建设是发展比较快,很多机场就是那个时段建设的,这也是市场的一个契机。我们的设计对现代风格的把握可能要强于对古典风格的把握,觉得公共建筑比较适合我们自身专业的发展。后来也是通过竞标,当时跟上海蓝天房屋公司是对手,经常一起竞标,打多了慢慢就成了朋友。

记者:您觉得上海的设计界与深圳相比,有什么区别么?

李浩:从整个行业来讲,因为深圳发展的比较早,吸引了前面几批的设计人才聚集到深圳,使之形成的行业规范、行业氛围比较浓厚,涉及土壤比较肥沃。深圳的设计界和深圳这座城市很像,很有朝气,办事效率非常高,大家也很务实,工作和生活分得很清。它的弊病就是商业氛围比较浓重,文化氛围相对比较淡。上海相对来说,对于外来的接纳程度比较漫长些,是渗透式的,需要慢慢品味的,细细赏读回味之后,越来越多的魅力会呈现在你面前。其次,上海相比深圳,行业内做事比较有序,有条不紊,文化氛围也浓厚一些。

记者:您是十佳室内设计师之一,像你们这些成功的设计师会经常在一起交流么?

李浩:我们一些设计师在一起交流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经常会聚在一起吃饭聊天之类的,一起参加些行内的会议以及小型的聚会等等。

近几年来不同公司的设计师,在一起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大家都在创造这种机会,都希望在竞争的同时,保持一种非常好的全方面的稳定的交流状态。设计师也还是要生活的。有时候,我们设计师在一起说,今天绝对不谈设计,就只聊聊天聚一聚,谈谈除设计之外的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感受。

记者:这些年来您的设计有什么变化吗?

李浩:其实我一直是在变化的。像我们这一代设计师还是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整个行业跟国际上的先进水平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本身这个行业的性质也是要求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不断变化的,两个方案不可能相同的。设计既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职业,变化是不断的,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记者:您觉得我们国内的设计师和国外的设计师,有哪些差距呢?

李浩:我觉得是全方面的。首先是感觉在竞标的时候,或者阅读一些国外的资料的时候感觉有几个层面的差距,一个是理念上的,就是对于设计的理解,我们属于边学习边消化,再实践,再消化,再推出自己的一些原创或者对生活的理解。感觉还是要不就是为本土而本土,要么为文化而文化,总感觉系统性不是很强。这个不是说从某一个阶段能够解决的问题,我觉得这个可能是需要时间的积淀,需要几代人的经验慢慢沉淀来完成。

再一个就是在技术手段方面,加工也好,操作人员的素质也好制约着设计实施的完美程度。我们确实经常看到一些资料,有些新材料、新工艺,想象不到的东西,或者是想象不到怎么做。你想象到一个东西,但是你想象不到怎么完成它的一些东西,很多时候就是受制于这些手段上的约束。

我们也接触过一些境外设计师,我感觉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对设计理念上的一种把握。我们国内设计师都是在学习阶段,很多设计师直接拿别人就用,实际上在国内是司空见惯的。我也跟境外设计师聊过这个方面,比如说我们中国去看米兰家具展,他们对我们中国人看展览的人非常提,他们觉得中国人的抄袭能力非常强。如果我们黄皮肤的人拿着相机去拍照,跟老外拿着相机拍照,受到的待遇是不同的。在老外的文化里面,抄袭是很可耻的事情,他们没有这种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