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闹花灯图片

装饰咖 人气:3.31W

元宵节闹花灯图片

正月十五闹花灯,这个活动已经成为人人都熟悉的一项活动了。那么在元宵闹花灯的时候,特别是小朋友们,有没有什么样的注意事项呢?

"贺灯"边走边演,称之为"过街灯"。以后发展为在村镇街道广场演出,被称为"簸箕灯"。节目有本地的花灯小戏《打枣竿》、《金纽丝》、《倒扳桨》等,以及移植的明清小曲《城乡亲家》、《瞎子观灯》、《打渔》、《朱买臣休妻》等剧目。

经整理,已挖掘出传统曲调1200多首,大体包括情节简单的舞蹈、歌剧、小故事剧三种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剧目不断创新。在抗日战争时期组成农民救亡灯剧团,演出《张小二从军》、《新四郎探母》等新题材剧目。

灯笼有光明之意,象征着“彩龙兆祥,民富国强”,相传唐明皇于元宵节在上元宫大陈灯影,为了庆祝国泰民安。电视剧《开创盛世》中,灯笼的这个象征意义被导演充分利用起来。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隋朝最后一个元宵节,隋炀帝的女儿在街头偶遇正在射灯笼的李世民,两人因射灯笼发生“冲突”,这位公主认为:灯笼象征着大隋的光明与富强,李世民射落了灯笼,就是射灭了大隋的辉煌。

两宋时期国势虽然积弱,此项文化因得到皇室的大力倡行而益加发扬光大,使宋朝成为花灯发展的另一重要历史阶段。明清两朝赏灯热潮未减,坊间更出现灯市,贩售各种花灯,式样繁多,争相竞秀。

中国人元宵节迎花灯的习俗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全国各地种类繁多,灯式不一,各有流行。台湾花灯,俗称“鼓仔灯”,因早期制作时多形似锣鼓而得名,流行的种类有走马灯、骰子灯、圆灯、关刀灯等。由于闽南语“灯”与“丁”同音, 故一般将提灯、闹灯视为人丁旺盛的佳兆。台湾习俗中,妇女在元宵节穿梭于灯下 ,祈求来年得子(男)、添丁;在台湾北部桃竹苗客家庄里,男丁从农历正月十一日起到家庙挂灯,称为“起灯”;谐音“起丁”,为新生男丁入族的仪式之一,涵意深远流长。

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贡连年举办迎春灯会、国际恐龙灯会等,逐步形成灯品、灯市、灯街、灯园、灯馆、灯会、灯塔、灯城等产业链,逐渐成为一种现代灯会的代表模式;政府推广营销,积极发展地方文化品牌,对当地灯彩文化进行推广;创新开发,如向传统灯笼生产企业注入现代电子声光技术;企业间或集体协作开发,实行流水化作业和多样化营销;以工艺匠人为主体或家庭作坊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