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面对家装设计师,你还真不会做甲方

装饰咖 人气:1.19W

(全篇文章9000字,需要快速浏览文章可只读加粗字,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扩张整小节全读。)

装修,怎么请设计师,这是个问题。但无论如何,自家房子装修,自己当然是甲方。时下,请位设计师从专业的角度来出谋划策,已是多数家庭的首选。

不过,你真以为这甲方好做吗?

二、一个电话设计师就上门吗?

网络时代的便利之一就是手机无所不能,打开手机APP,饿了叫个饭,病了叫个药,party叫蛋糕,出门叫的士······如果你从此以为也能随手叫个设计师,那你就错了。什么,真有叫上的?一个电话设计师就来量房出方案了,连报价都出了。呵呵,亲,出的方案咋样?别说超出预期了,先说你满不满意?是不是看过之后觉得没啥感觉,礼貌性回了一句“我们考虑考虑”,然后把方案压到书桌角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见过哪个比较牛的设计师如同店小二一般一个电话就能被招呼上门还免费量房出方案的。知识付费的时代开始在慢慢觉醒,免费的设计有几个是用心做的,指望这样的设计达到自己对家的期望,而你对家的期望又是那么诗意远方的时候,不等着呵呵还等什么呢!

我知道这么讲恐怕要伤有些同行的心,以为我在轻视他们,坦白说我实无此意,只不过是描述了行业的一些现状,切勿对号入座。

然而有人就是喜欢用公装竞标的方式,一个电话招呼几位设计师来测量出方案,自己从中比较选择,以为这样选出来的才质量上乘品质保证,自己真正不吃亏。

首先,能免费来量房出方案的设计师大致是怎样的水平和状态。水平说过了,相互的状态呢?我见过太多之前根本就没有仔细考察过,完全一个电话就把设计师招呼过来,有的甚至因招的太多,连哪位设计师是哪个公司的都对不上号了。你对对方知之甚少的时候,对方对你也必然不甚了然,无外乎抱着撞大运的心态去的,“万一业主看上我的方案呢”。他对你没有深入沟通了解,又怎么可能做出好的、适合你的方案呢。你招呼来的设计师都是这种情况,你对结果还能抱什么希望呢。

也别说什么“货比三家”,公装竞标比稿很多,我比一比选一选有错吗!嗯,没错,但要知道公装竞标很多时候是有严格的流程和规范的,最核心的,对于方案的评估和筛选是由专业团队去操作的,而且对于竞标失败方,招标方有些还会给予相应费用补偿。亲,对比一下,你以一己之力来招标,靠谱吗?

以上两点基本是这种做法的死结。

那么比较合理的做法是什么?

上一节不是说过要筛选设计师吗,对,筛选。

四、你信任设计师吗?

两个陌生人从初次见面到建立信任再到展开合作是需要一定过程一定基础的。设计是一件人为的,主观性(包括甲乙双方主观性)非常强的事情,其中包含了感性的、理性的、智商的、情商的诸多方面因素,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工作。而这样的工作主要依赖于人---设计师。咨询的目的就是要试图从陌生从不了解到慢慢了解,慢慢发现对方是否值得信任,做出最终的判断,即找到合适的意中人。

初次见到设计师马上就能建立信任的可能性一般来说都是非常低的,抱着试探、怀疑的心态来咨询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对于设计师的任何讲解、介绍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都戒备森严都觉得不可信,是不可取的。我见过那种由于防范之心过于重,对设计师的介绍句句回复都如吃了枪药一般,噎的设计师说不上来话,这种基本就不会再有建立信任的可能了。

当然,对于那种设计师热心接待,自己却漫不经心,一边有一句没一句的问话设计师,一边目不转睛于手机的业主,我的经验是根本不给他成单的机会,即便他咨询一圈最后发现我才是他的最佳选择,呵呵,我是有多阴险,然而就这样吧,哈哈。

六、开始施工后你可以做重要性方案修改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搞清楚什么是重要性方案修改,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搞明白这个栽到坑里出不来的。所谓重要性方案修改,是指对设计方案有重大影响,修改前后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引发一系列问题的修改。比如原始方案为封闭式厨房,施工过程中要改为开敞式;原始方案为两居格局,施工过程中要改为三居;原始方案为隐蔽中央空调方案,施工过程中要改为普通壁挂空调。这些多数情况下都会对整体方案有较大影响,当然,我说的是多数情况下,实际工程情况较多,无法一概而论,不必较真。业主的非专业体现在很多时候只考虑到“一发”,设计师的专业则体现在这“一发”未动便已想到其“全身”。

对于属此类的修改,有时设计师的不妥协,并非业主以为的“就是懒得改图纸”,而是这背后牵扯一系列业主根本想不到的问题,甚至涉及到工程上增减项费用的变动,里外一算,业主最后还多花钱,而以设计师的经验来看,这样改了又多花钱结果又并不好的事实在无意义,所以设计师不妥协如此修改。遇到一位善言谈的设计师,或许会费尽口舌把这一系列问题解释给你,便于你做出明智选择;遇到一位内秀型的,你就等着改完以后再傻眼吧。此后的某一天,这位设计师再与其他业主沟通:不建议您做这样的调整,我当初就有这么一位客户,跟您目前情况类似,中途非要这么改,怎么讲都听不进去,结果改完以后自己后悔死了。不过此刻你已经听不到这些了,因为你早已成为他说服其他客户举方面教材的很好例证。

当然,如果施工中你做的只是例如改变墙漆颜色、垭口加装推拉门之类的修改,不用过多考虑上述所讲内容,咨询一下设计师的建议,问题不大的话,尽管调整就是。

那么不能改方案吗,设计师说怎样就怎样吗?当然不是,只是这些修改、调整工作应该在设计阶段进行,这个阶段是专门针对设计方案本身的,所有修改、调整都是在纸面进行,相对较为简单。所以设计阶段,要求业主和设计师双方通力配合,把能考虑到得问题,尤其一些重要问题,全部在此阶段解决。有经验的设计师往往也是可以引导着客户共同做到这一点的。重大决策一旦敲定,那么在施工阶段就应照此执行下去,工程上切忌犹犹豫豫朝令夕改,否则对甲乙双方都毫无益处。诚然,没有一个工程是前期能把所有问题考虑完善并敲定的,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或非到工程实际操作当中便无解决方案的情况在所难免,此时,优秀设计师的经验、专业知识以及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将为业主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说过了,设计这事,人的因素至关重要

至于那些事后来讲“哎呀,也不能怪我啊,我当初也没想到啊”,“我不懂啊,方案其实我也没太弄明白就开工了”的业主,我只想说:呵呵,那怪我喽!

如果你仍感觉此事无解,爬楼去读如何选设计师的章节吧,聪明的你定会温故知新。

八、你要怎样参与设计装修这个事?

似乎我们从来没有考虑过,作为甲方不参与设计装修这事,只等拎包入住,但如果可以不参与,我想多数人会选择不参与这么一个费心费力费时费钱的事。能逃开吗?答曰:逃不开

为什么?我们试做以下分析:

有些行业,比如汽车,某一款车型汽车,从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最后与消费者见面,作为普通消费者是根本不会参与其中的,就是想参与恐怕也没有机会。你与这辆车发生联系是在这辆车作为商品摆在店里售卖时,喜欢---需要---付款---开走。再比如可口可乐,你与可乐发生联系同样是在它作为商品待沽时,想喝---付款---买走。类似的例子不胜可数,如时装、商品房、电子产品等等。他们共同的特征即商品形成之前的阶段,客户实际参与度非常低。

再来看家装行业,家装结果是商品吗?是商品,它符合商品的基本定义: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同时它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这样的商品基本属性。然而它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即它是在客户家中实地加工生产制造完成,同时涉及许多产品第三方(如果把定制类产品和软装产品称之为第三方的话)的配合共同完成。那么这件商品从设计之初设计为什么样子,到这个样子的商品最终如何落地实现,客户往往需要参与其中。即便你是土豪,觉得有耽误在思考装修这上的时间不知道又能做成几单千万级的生意了,至少这件商品设计成什么样你也是需要参与的。设计是件很务实的工作,设计师不是神仙,与你眼神对视掐指一算便知你期许如何。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家装是客户参与度较高的行业。别抬杠,就是套餐模式家装,也没有几个可以完全做甩手掌柜的吧。

第一个角度说完了,再看第二个角度。

曾有行业内某大牛级设计师半开玩笑的说过:好的作品一定是客户参与度较低的。也曾有某知名设计公司的高级设计师对客户提要求:前期把你们的想法需求全部整理好给我,后面要听我的,我可以保证最终的效果,但不要试图修改我的方案,如果要改,就不要请我设计了。玖雅的设计团队在做设计时,同样也有过类似的感受:很想不明白一个从各方面来看都比较合适比较优秀的方案,被客户改的稀烂,而最终客户自以为改后的方案是极好的,设计师心碎一地。联想到梁志天、戴昆、邱德光等几位老师,几位都是样板间设计里顶尖大咖级的人物,作品也都令人膜拜,除了几位老师的功力确实非同一般之外,我料想也跟样板间很少有私人客户这样项目的特质是有关系的吧。试想如果也同私人客户这般,有几个甲方在几位老师面前对着方案大刀阔斧,几位老师怕是也免不了心碎一地吧。恐怕这也是前述两位高端设计师为什么都不约而同表达了希望客户参与度不要那么高的担忧。从这个角度说,倒是客户参与度低一些好。

一面说这是一个需要客户高参与度的行业,一面实操时又希望客户参与度低一些,这不是让人迷惑吗。我觉得单纯说参与度的高低,并不能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我们要知道,家装包含硬性内容及软性内容两个方面。注意,不是硬装和软装两个方面,切莫混淆。

所谓硬性内容,比如你的那些可实现但你不知道怎样实现的功能需求,比如你明确的审美取向,指的是诸如此类的可以备述的内容。你明明知道对你来说淋浴房就好,设计师一定要给你加装一款进口浴缸,你大可不必相信那些牛奶沐浴更彰显生活品质的昏话;你很清楚自己喜欢那种简约法式点缀新中式软装的混搭风,设计师一定要建议你做美式新古典,好便于他多卖你几套定制木作。这些都是硬性内容,你完全可以参与进来,喜不喜欢,要不要,行不行,尽情的对设计师发表你的观点和态度。

而另一类则是软性内容。比如基本功能需求是硬性的,而怎样的功能布局更合理就是软性的;比如你喜欢禅意新中式,这是硬性的,但怎样的新中式更禅意便是软性的;再比如你喜欢IMOLA瓷砖的特色和品质是硬性内容,而用IMOLA瓷砖如何搭配能让你的卫生间更漂亮且又不多废砖则是软性内容。所有这些软性内容都具有明显统一特征:不可备述,或很难备述。这就是有时有些问题,结果摆在这,你只能自己体会,设计师却很难用语言讲清楚,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者也。

硬性内容是底子,是基础,而软性内容更多是设计师多年工作积累所形成的隐性技巧,无法用语言或文字描述,可以称之为“才华”。这如同一位画家能把一幅绘画作品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位高级厨师能将佳肴烹饪的令人垂涎三尺,一位足球任意球高手能踢出完美的弯刀弧线球一样,然而当你问他“你是怎样做到的”,他只好对你耸耸肩。(很感谢老岳的文章,一直以来困惑的问题,老岳的一句话把我点透了。)

对于家装,凡是硬性方面的,要尽可能参与,你参与的程度越高,最后商品呈现的结果就越接近你的预期;而软性内容尽可能少参与,因为你非专业,在这些多年实践积累才修成的隐性技巧---才华方面,多数情况下你不如专业设计师,相信设计师,在这些方面他会为你带来惊喜,这些才华会让最终商品充满灵性。

试着对照来看,不难发现,前述高端设计师们,其实更在意在软性内容方面,客户尽量不要参与进来。最怕那种硬性内容无欲无求,软性内容却来指点江山的业主,对于设计师,这不知道是一种怎样的灾难。

现在说话难,讲到这定会有人跟我理论:我就觉得那设计师设计的死难看,我还不能改了?我强调,我所讲的前提是你选的是一位与你匹配的优秀设计师,他的才华出类拔萃,如果你一定要拿那种蹩脚设计师来说事,好吧,我这篇文章你当没看过算了。

结语

以上是做设计这许多年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之种种,概以成此文。或有偏颇,一家之言,姑妄听之。初衷还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我知道有人说我讲话太不客气,太直接,太不含蓄,好吧,“亲爱的朋友们,你了解家装设计师吗,今天我来谈几点认识,讲的不好,大家见谅了······”,这才不是我的性格。见过太多在面对设计师面对家装设计这样一个看似谁都能懂谁都能发表意见指点江山的工作时的状态,言之谆谆固然是好,但有人是听不进去的。

嗯,“不会游泳的人,让他淹死在水里吧”,老岳这话说的还真是那么回事。

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个段子,分享给各位,聊以完结此文。

“设计师,我怎么觉得你在整个事情的处理过程中没起多大作用”

“你走过大桥吗?”

“走过。”

“桥上有栏杆吗?”

“有。”

“你过桥的时候扶栏杆吗?”

“不扶。”

“那么,栏杆对你来说就没用了?”

“那当然有用了,没有栏杆护着,掉下去怎么办?”

“可是你并没有扶栏杆啊?”

“……可是……可是没有栏杆,我会害怕!”

“那么,设计师就是桥上的栏杆!

······

- 本文作者: JORYA玖雅 -

别说,面对家装设计师,你还真不会做甲方